17第十七章尼龙膜

浏览量
  第十七章,尼龙膜登顶世界技术巅峰
  将遇良才风遇云,
  披肝沥胆情意真。
  汗水滴落谋薄膜,
  外国专家也欺人。
  技术壁垒齐心破,
  创新炼出东塑魂。
  ——题记
  1,2002年,遇见——大哥,我跟你干
  尼龙膜上马和明珠上市几乎是同时期的事,但是一支笔写不了两件事,咱们现在回过头,再表东塑产品一枝花——尼龙膜。
  尼龙膜的故事,要从“他”开始。
  2002年,他来了。
  他叫于新立,沧州大化高管,技术型专家,一米八的大个,身材瘦削,表情严肃。
  于新立在化工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,业务娴熟,工作痴狂。这年,北京一家大型企业来挖他,愿高薪聘请,由于种种原因,他也有了跳槽的打算,但毕竟不是年少轻狂,对父母及家人的难以割舍,让他心里七上八下。就在这种情况下,他推开了于桂亭的门。
  于新立和于桂亭并不熟。于新立的父亲于桂岩曾在组织部工作,当年于桂亭升任二轻局副局长,就是于桂岩给他谈的话。于桂岩从那时起,就看准于桂亭是个人物,于桂亭从机关下放到企业,又把一个企业管理得生机勃勃,于桂岩内心敬佩有加,经常和于新立念叨:桂亭这个人又精明又厚道,还重情重义,你要有什么事就去找于老大,按他说的去做没错……
  于新立在这时候,向于桂亭讨主意来了。
  于新立把心事一说,于桂亭乐了。“新立,你要往高处走,没毛病,但是我知道你不是为钱,你是想要更好的平台,做自己有乐趣的事……你既然已打算离开单位,与其上北京,还不如上我这来呢……你想甩开膀子干,我这有的是机会……”
  于新立没想到于桂亭在这时抛出了“橄榄枝”。
  于桂亭的名字,他早已灌满了耳朵,可以说仰慕已久。
  “行,大哥,我跟着你干!”
  没有问职位,没有谈薪水,没有说具体的工作,于新立来了。
  仅仅因为一个信任,仅仅因为于桂亭的赏识。
  想干事的人,不就是需要一个平台吗?于桂亭看透了这一点。
  他愿搭起这个舞台。
  想干事的人,不就是想遇到伯乐吗?
  于新立找到了伯乐。
  于新立扯旗归来,待遇不计。
  风云际会,将帅相逢。
  一次相遇,成就一生。
  从此,于新立为东塑披肝沥胆,不惜一切。
  世间万物,有许多的遇见。
  山与水遇见,水更婉转,山更葱郁。
  星与月遇见,月更皎洁,星更清澈。
  山与山遇见会彼此致敬。水与水遇见会共同欢歌。
  他们的遇见,是一条河遇到海,无声无息中,大河悄然融入,大海敞怀接纳。
  于桂亭身边,又多了一员上将。
  于桂亭这也叫慧眼识珠,一句话说透人心。
  于桂亭成功的秘诀之一,就是伯乐眼光,重视人才,大胆使用,不拘一格。
  东塑发展到今天,其实是人才在合力支撑。这些人才,一是从内部筛选、培养出来的;二是被“吸引”来的……
  于桂亭用人还有一大特色,就是别管在原单位是啥职位,你到了东塑先被“打”入基层,从一线历练,自己去找职位……这大概是他对“人才”的考验——考验你能不能伏下身子做事,考验你有没有踏实劲头,考验你融入团队的能力——你不能自以为是人才,就到东塑等待“任命”——职位是自个奋斗来的,不是任命来的。
  出水才看两腿泥,人才不是嘴“自封”的,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。
  于新立来了,于桂亭说,你负责筹建新项目吧。
  这就叫“从头干起”,自戳一摊。
  于新立二话不说,挑起项目总指挥一职,既当指挥官又当设计师,不到一年时间,就建起了“威达化工公司”,并在一个月时间内试车投产。
  这个项目,在全国同类化工企业里,规模最大,水平最高,用时最短,投入最少……创全国同类产品开车成功最快纪录。
  于新立第一次出手,就交了一个漂亮答卷。
  2,上世界最先进的薄膜项目!于桂亭一锤定音
  2003年,一个全新的项目——BOPA薄膜(以下简称尼龙膜)闯入东塑人视野。
  这是一种薄如蝉翼,透明如水的特殊塑料膜,最早出现在日本。它耐低温冷冻、耐高温蒸煮,对气体、油脂有高阻隔性及抗穿刺能力,是药品保质、食品保鲜、保香的理想材料。
  它对温度耐受性极宽,在-60℃—150℃区间可以不变形,不变性,被誉为“薄膜皇后”。因为其技术要求极高,国内生产鲜见,用户购买几乎都是从国外进口……
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包装提档升级,商家对此种尼龙膜的渴求大大增加,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,以及国家对环保材料的大力提倡,它具有的薄型化、轻量化及节约资源、降低能源、可回收再利用等方面的优势,成为包装领域无可代替的新型材料。
  市场前景广阔,不少大型企业盯上了这一项目,要上马这一生产线。
  东塑开发处人员调查“预涂膜”项目时,发现了这个尼龙膜,并会同其他项目,将初步调研报告提交了集团办公会。
  这两年,开发人员考察了十几个项目,包括手机制造、汽车零件、化工炸药等多个领域,都被于桂亭否决了。
  他要做个难点的,而且在细分行业能做到第一的项目。
  尼龙膜项目在诸多项目中脱颖而出,被于桂亭看中。
  尼龙膜在国际上发展较快,但技术高端,很不容易攻破……容易的事不做,这正符合于桂亭的想法。
  此项目投资风险极大,动辄上亿资金,一旦数年无法生产,将成为企业难以承受之重,所以实力不够的企业不敢揽这个“瓷器活”……可这恰恰符合于桂亭“没有风险的事不做”的指导思想……
  于桂亭拍板了,上尼龙膜项目。
  这个决策太胆大包天了!
  因为此时的东塑实力还不够雄厚,上市还在运作中,地产还未形成规模效应,各公司加快发展步伐都在占用资金,上这么个大项目对资金链是个极大的考验。
  于桂亭又为什么有如此气魄呢?他对东塑的技术力量有信心,何况身边又来了专家型大将于新立。只要前期投入能撑住,后面就是一片艳阳天……
  “成立项目筹建处,于新立任总指挥。”
  于桂亭调动人马,发出了“上马令”。
  千斤重担压到了于新立肩上。
  于新立也是第一次了解这种尼龙膜,更别说项目组的其他人员了。
  技术人员孙召良(后任薄膜事业部负责人)用一句话形容了他们对尼龙膜的陌生:“刚听说尼龙膜时,就像一个没吃过饭的孩子,不知道什么是包子馒头一样……那阵,一提尼龙膜,就是不知道是包子馒头的感觉。”
  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,所有人都大脑空白。
  东塑人就是从这一头雾水开始,一点点认识尼龙膜。
  深入的市场调研下来,东塑人知道尼龙膜的水有多深了。
  这个项目,全国争抢的有十余家,而且都是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,此其一。
  其二,这个项目有两种技术,一种是二步拉伸,一种是同步拉伸……什么是二步拉伸呢,简单说吧,就是机器产出膜之后,先纵向抻拉一下,然后再横向抻拉一下,要分二个步骤走;而同步拉伸呢,就是横向纵向同时完成了……现在国际上技术成熟的就是“二步法”,人们争抢的也是“二步法”……日本的三菱重工、德国的布鲁克纳等知名公司,占据着中国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七八十。最新的“同步法”技术掌握在日本人手里,但是技术保密,设备不卖……
  是与众多企业争上这个“二步法”生产线,还是上“同步法”呢?
  大主意还得于桂亭拿。
  于桂亭有个外号叫“于老邪”,有时也真是邪了——他再一次拍板,上“同步法”,一步到位,上国际最先进的!
  “第一咱不和他们争,他们能做的咱不做,国内同时上这么多条线,将来市场竞争利润空间会小;再者“二步法”落后于“同步法”,现在上了“二步法”也需要向“同步法”升级,还不如一次到位……”
  做企业讲“跳一跳摘果子”,于桂亭这一次迈的台阶太大了——“二步法”对东塑人来说还是高不可攀的东西,一下子上到“同步法”,可能吗?
  于桂亭是要摘星星吗?
  3,“世界顶尖”项目要从零开始
  难度如登天梯。
  东塑人上马这个项目的一切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。
  国内几套产品相近的拉伸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,人家对工艺、技术严密封锁,别说看设备,就是进车间都不允许。
  项目人员通过各种渠道,跑武汉,下广东,软磨硬泡,向一切可能提供线索的人咨询……跟设备商套近乎,了解类似的设备是什么生产原理……人们靠着各种边缘信息,最终摸清了整条生产线的工艺过程及大部分工艺指标。
  死活攻不破日本企业的“防线”,怎么办?
  东塑人得到一个信息,法国有一条同步法“试验线”,刚刚研制出来,既没有量产,也没有销售过,咱们要不要买?
  买!
  虽然是试验线,但起码试车成功,起码是“同步法”。
  从法国公司下手。
  通过种种途径接触法国公司(以下简称DMT),情况属实。
  2003年9月,东塑成立“东鸿公司”,于新立任董事长兼总经理,从此拉开与法国DMT周旋大幕。
  法国DMT集合国际力量,数年研究出这么一条“试验线”,恰遇到了东塑这个要吃“天鹅肉”的主儿,真是喜不自禁。
  接触,洽谈。
  筹建处组成了谈判小组,事前多次组织成员召开预备会,分析对手情况,讨论谈判方案,力争做到知己知彼,有的放矢。
  谈判异常艰难。
  东塑人较真较劲儿,严格把关,一丝不苟,每一个问题绝不轻易放过。
  要求DMT生产线能够体现其他两家(日本、德国)的优点……
  要求DMT生产线达到最优的指标组合……
  DMT公司的主谈是位经验丰富的老手,总是找一些借口降低某些指标,东塑技术人员步步紧逼,有理有据,死不让步……
  技术谈判完了,接着是商务谈判。
  商务谈判是重中之重,一个小失误就可能给公司造成几万甚至上百万的损失。
  东塑人从一个电机的价格,到每一部分的使用寿命,从构件的尺寸大小,到配备多少个螺栓都一一讲清……他们对条款句句斟酌,字字推敲,有时为一字之改就争取半天。
  谈判桌上唇枪舌剑,宴会桌上真情相陪。
  你知道东塑人是怎样谈判的吗?
  “前台”在一个设备一个设备地谈,一会儿针锋相对,一会儿据理力争,后台就在紧张地查资料,摸数据,因为这个机器太庞大了,涉及的部件数字太多了。
  一天谈判下来,疲惫不堪,晚上人们还要研究第二天的谈判内容,一边研究,一边商讨……几天下来,一个个眼窝深陷,声音沙哑。
  于新立的胃不好,这些天连轴转,胃时不时作痛。谈判中间歇息时,他悄悄回到办公室,有时吃上几粒花生米顶着……有时走不开,他就用手捂着胃,胳膊肘儿支在椅子上……人们能看见他脸上渗出的汗珠,却都无法替他解脱,这个关键时刻,他无以代替,必须出场……
  十天
  整整十天的艰苦谈判。
  投资1.2亿的大项目落地了。
  当于新立和法国DMT公司亚洲总负责路易·达利坐到签字台前时,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
  凡是参加项目组的人们,凡是体会了“从零开始”的东塑人,此时此刻,禁不住泪水盈眶。
  于桂亭在“萨拉伯尔”亲自设宴,为签约成功庆祝。
  于桂亭向每个人道辛苦。“别累着,别累着,千万别累着……”他看得出每个人脸上的憔悴。
  饭后于新立和于桂亭同乘一辆车回来。
  车到了集团,先到的人们站在楼门前,等待二位头头下车。
  这时候,坐在车上的于新立不知为什么,对着于桂亭泪水滚落。
  是刚开始就感受到了这个项目的万分艰难,是肩负着千斤重托怕辜负厚望?是成功签约后的酸甜苦辣难诉?是于老大某句关怀的话打开了情绪的闸门?没有人知道。
  身材瘦削的他,内心纠结着烈焰。
 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,东鸿的路还漫长得看不到头。“签合同不过是项目刚刚的开始,困难才刚来,好多附属设备还没谈,以后还要有基建、设备安装、调试、运行、试生产、打市场等诸多问题,等出来合格尼龙膜,产量达到要求,才算是圆满完成任务……”
  迄今为止,这是东塑历史上投资最大、技术难度最高、风险最大的一个项目,集团以1.2亿的巨资押到了这个项目身上——也相当于押到了于新立和他的团队身上,这是天大的责任啊。如果稍有闪失,他将是东塑的“罪人”……
  于新立内心复杂难言,终于在酒后无语滴泪。
  4,交货延期,干活懒散,心急火燎的于新立抄起椅子砸了过去
  2003年冬。
  凛冽寒风中,东鸿新厂房在东塑工业园(光荣路56号)破土动工。
  一方面加班加点,紧张施工。
  一方面岗前大练兵。在国内没有借鉴,国外资料没有到位的情况下,组织有关人员编写教材,对新员工理论培训。
  2004年7月,东鸿公司购进的第一批进口设备到厂,工人开箱验收……
  进口设备到厂,有时是凌晨五点,有时是半夜三更,为了保证设备安装进度按计划进行,大家披星戴月,连夜完成设备的卸吊工作。
  每一个到厂的设备,都进行了图纸复印,大到整体布局、设备基础,小到一个螺母螺丝,工程人员都细细研究、推敲、审定。
  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线全部是进口,在安装方面要求安装精度高,且施工点分散,所有资料都是外文,人们只有一点点硬啃,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资料的编译……
  8月,东鸿公司电缆敷设开始,公司40名干部、员工齐奋战,冒着三十八九度的高温,踩着一脚的泥泞,大家喊着整齐的号子,将本来要五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施工任务——将4000余米、重达20余吨的主供电缆敷设到位,只用了二天时间就完成了。看着一条条乌龙似的电缆驯服地趴在电缆沟里,人们都忘了浑身的酸疼和满身的泥污……
  附属公用设施安装完毕,生产线主设备陆续进厂……
  DMT公司派来工程技术人员,开始设备画线定位、测绘工作……
  进入10月份,一些主线设备陆续到厂,DMT公司先后派来机械、电器和链轨安装调试方面的工程师进驻现场……
  这个过程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却是每个日夜的煎熬。
  新公司筹建,新工程上马,新工艺安装,一切都是从“新”开始,于新立为了早日实现投产,每天“滚”在一线。
  他急,他比任何人都急。
  冬天里施工慢,他急。
  新员工不熟悉业务,他急。
  设备虽在陆续运来,但比计划的一直在延期,他急。
  而更令他着急的,则是一些外方工程师的办事拖拉,工作漫不经心。
  东塑员工抢时间赶进度,黑白摸索,恨不得一天当二天用,基本上过的就是“五加二”、“黑加白”的日子,外国专家哪这么工作过,他们不但不愿加班,到了上班时间还是一种“享受”状态。
  已经八点了,工人已在车间里忙碌,那三四个工程师从酒店吃饱喝足,到单位差不多八点半了,这还不行,他们先要在办公室里泡上咖啡,闲扯一顿才行——这一天下来,根本干不了多少活。
  一方面,外国专家们在法国公司的工作环境,那是冬有暖风夏有空调,到点上班下班走人,他们哪接触过东塑这种“拼命三郎”们,更理解不了东塑员工为什么会在敞风漏气的厂房里埋头苦干、毫无怨言(厂房刚建起条件简陋)。
  另一方面,他们觉得中国人技术不行,离了他们安装不了,心里有种“大爷”心态,你得每天好吃好喝好待承我,我高兴了就多干会儿,不高兴了就怠工……
  于新立与翻译交涉过,但是收效甚微。
  于新立急啊,开始还忍耐着,可是还是有忍耐不住的时候。
  这天,外方人员迟迟未到车间,等待“打下手”的工人们只好做些“边缘”工作,于新立一看要九点了,找到办公室一看,几个外方人员还在那里喝咖啡,闲聊天,二郎腿翘到桌子上……于新立火从心头起,抄起凳子就朝桌子砸了过去。
  “滚,愿干就干,不愿干就滚!”
  一向和颜悦色的于新立发怒了。
  几个外方人员这才慌忙赶到车间去。
  5,外国专家服了,破天荒“请客”
  按合同要求,外国专家负责安装调试,咱们全力配合就行了,可是咱们东塑员工一边跟着干,一边看,一边琢磨,他们对机械的某些了解,往往比外国专家还要透彻。
  按说,面对世界上最先进的尼龙膜生产线,员工一无技术,二无经验,他们只要听从外国专家“指挥”就行了,可是不,东塑人非得把机器弄明白不行。
  为了彻底摸清整个生产线的参数,上至总经理,下到每个普通员工,每天都在学习、咨询、啃资料,有时间就围着外国专家请教……穿电缆、排链夹、装轨道,只要外国专家一指挥,员工们就明白怎么干了,而且干得特别到位,这一点,外国专家也不得不服。
  但是面对这条庞大的生产线,这几个专家好像只明白大概,并没有完全弄懂它的每个构件,在一些构件连接上,往往连他们也得研究半天,屡屡“试错”……刚开始,员工对专家有“膜拜”心理,一切听命,慢慢地员工们也看出门道,“帮”着专家们解决难题。
  外国专家一开始也较劲儿,心想,我们都弄不明白的事,你们更不行了!所以对员工们的“建议”,常是置之不理……
  这天,该着组装链夹了。
  几十个铁链夹装在一块,连成一个长链条,带动部件的传输转动,怎么装这个链夹?几个外国专家在一块研究,研究来研究去,拿不出合适的方案。
  东塑的技术员也在研究,逐渐有了成熟的想法,跟外国专家“建议”,外国专家大摇其头。
  自己“鼓捣”不成,又不认可东塑员工的方案。
  员工们看着专家们费劲,也着急,说:“达利,按我们的方法安装试试吧?”
  “不行,你们的肯定不行。”
  “这样,我们装一侧,你们装一侧,行不行?”
  一个链夹装了两三天不成功,员工们实在耐不住了。
  “你们的方法肯定不行。”外国专家还是摇头。
  “要是行呢?”
  “要是行,我们就请客。”
  “好,咱们打赌,你们负责装一侧的链夹,我们负责装一侧的链夹。要是我们赢了,你们请客。要是你们赢了,我们请客。”
  “OK!”
  外国专家同意了。
  这一晚上,东鸿的技术员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,看图纸,摸性能,分析传动原理,一个一个把硕大的铁片“拼接”在一起,到天亮时,半侧的链夹装好了……
  试一试传输是否正常?通上电,链夹缓缓转动起来了,运行平稳……
  早晨,外国专家们来了,看到装好的链夹,他们目瞪口呆。
  他们没想到,员工们一夜就把链夹装好了。
  他们没想到,装好的链夹一次“试动”成功。
  太聪明了,太能干了!
  外国专家服了。
  请客。
  这一晚上,在沧州的“海天霸”饭店,法国专家宴请东鸿的所有员工。
  几十人汇聚一堂,庆祝“链夹安装成功”,庆祝东塑人赢了。
  外国专家说,我们在中国所有的工程施工,从来没有请过客,这是历史上“第一次”。
  作为专家,走到哪里都是被“待为上宾”,他们一直是被中国人宴请的对象。
  今天,他们是在中国第一次请客,他们请的是东塑人。
  6,设备专家甩手走了,东塑人说,我们自己干
  先是“大部件”组装,分步试动。
  然后将大部件连接,联动试车。
  联动试车,不是这有故障,就是那有问题……整体联动不起来。
  外国专家也束手无策。
  六大主体,上万个参数,上万个部件,到底是什么原因,他们也摸不清。
  他们每天鼓捣来鼓捣去,慢慢失去了耐性。
  也可以说,黔驴技穷了。
  这时候,设备还没有安装调试完成,他们提出了一个额外要求:支付剩余的2000万保障金,才给继续“调试”,否则就撤走。
  东塑人已经看明白了,他们已没有能力调试成功,要这“尾款”不过是想拿钱走人。
  “试车还没成功,这钱不能给。我们按合同办事。”
  “就是给了他们,他们也弄不成。”
  东塑人对外国专家的能力也看透了。
  外国专家扬言撤走已经不是第一回了,他们倚仗自己技术的优势,违反双方签订的合同条款规定,在安装过程中,数次向东塑人提出多项附加条款,每次于新立都是忍耐又忍耐,据理力争……
  每一次提要求,于新立都委曲求全,这次,他不答应了。
  外国专家待在宾馆,干脆不上班了。
  好吧,他们要撤就撤,这保障金绝不能给!
  东塑人也强硬起来。
  外国专家在宾馆待了三天,三天后甩手走了。
  走时留下话:这机器你们不能动,我们“锁死”了软件,埋了“炸弹包”,要是一动,整个系统爆炸。
  是要挟,也是以此“拿一把”。
  怎么办?
  请回来吗?
  要请就得答应他们的条件。
  东塑人的心也凉透,明白他们再也指望不上外国专家了。
  事情汇报到于桂亭这里。
  于桂亭问,他们有可能调试成功吗?
  “不可能了,已经鼓捣了一个多月,实在弄不了了才要钱走人。”于新立摇摇头。
  “咱们自己做呢?有多大把握。”
  “只有这一条路了。没有把握,只能尽全力。”于新立说。
  “还有没有别的办法?”
  “现在最难的是软件,整个程控系统都锁死了,不知国内有没有这样的研究部门可以破解。”
  “这倒是一个办法,我们先找国内的最高级研究所试试。”于桂亭说。
  所有的顶尖研究所一听都摇头——这种联动系统太高端,弄不了。
  北京某航空航天研究所倒是给了回话:可以给试试,但是费用需要2000万,还不保证成功。
  东塑人的心又一次凉了。
  外援不成呀。
  他奶奶的,难道真成了一条废线?
  这机器放的时间一长,就成了一堆废铁,一个多亿呀。
  这是东塑多年的家底呀——还有数千万的贷款在里头。
  东塑人咬碎钢牙。
  我就不信咱们自己治不了它,咱们一方面请专家,一方面自己攻关。没有退路了。于新立下定了决心。
  “好吧,大胆干吧,咱们自己鼓捣。死马当活马医,大不了咱们卖废铁。”于桂亭用信任的目光望着于新立,给他打气减压。
  “可是,还有一个问题。这机器只要咱们一动,将来他们要打官司,咱们就被动了。”于新立又考虑到了一层。
  “可是如果不动,这条线就是废铁一堆,损失同样巨大。”于桂亭说,“将来赢了官司生产线还是不能用,又有什么意义呢?”
  “这个问题,我们请教一下律师,看看有没有办法保全证据。”两个人统一了意见,不管以后打不打官司,这条线一定得让它活起来。
  7,可怕的东塑人——他们拼了!
  去他妈的DMT!
  去他妈的外国专家!
  东塑人拼了!
  于新立下达总动员令。
  从总经理到车间主任,从总控到普通操作工,全部参与进来,协同作战。
  全体员工分成六个攻关小组,各个击破,不惜代价,救活生产线。
  一是上料攻关小组。
  尼龙材料具有易吸潮的特性,在上料过程中就要采取措施防止吸潮,上料工序攻关小组,对上料系统的管道、设备进行改进,对回收料烘干系统进行反复试验,摸索最佳的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,为试车的成功把好第一道关口……
  二是自控攻关小组。
  自动控制系统是这条生产线的命脉,也是外商倚仗的核心技术机密,没有自动控制,整个生产线就如同一堆废铁,根本无法运转。在外商看来,没有他们的参与,东鸿公司不可能自己搭建起自动控制平台,更谈不上设备的联动试车。自控攻关小组日夜摸索,全力搭建“自控平台”……
  三是铸片攻关小组。
  铸片的处理是其他拉伸薄膜工艺没有的一个特殊工序,员工们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。知识不够可以学,没有经验可以摸索!小组成员全部从基础理论开始学起,研究尼龙的分子结构、拉伸的机理和拉伸条件,对模拟拉伸过程做实验,拿出一整套铸片处理的方案……
  四是挤出攻关小组。
  由于尼龙材料分子结构的特殊性,不但挤出机结构和其他薄膜生产线不同,而且熔体管线、过滤器、模头、急冷辊甚至贴片方式也很独特,挤出攻关小组必须根据生产线的特征制定工艺方案。外商在这个工序安装中有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,攻关小组必须首先解决此项安装遗留问题……
  五是贴片攻关小组。
  贴片的效果直接影响铸片的质量,进而影响薄膜的质量,严重时还会引起破膜。攻关小组负责研究贴片的方式,论证静电贴边和气刀贴边的优缺点,调整气刀的位置,寻找气刀的最佳位置和角度……
  ……
  攻关小组既各司其职,又必须团结作战,这个庞大的生产线,与以往任何一套进口设备都不同,虽然是分几大部分,但联成一体,全部由电脑控制运行,每一个步骤的一小丁点问题,都可能影响整个系统,而尼龙膜的质量,又取决于整个系统的全部参数精准,所以每一个部件,每一个步骤必须高度合拍,不能有一丝差迟……
  这种关联性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难度,生产线不能运转,可能跟任何一个部件都有关,都必须一一排除……
  救活生产线。
  拼了命也要救活生产线!
  员工在车间奋战,于桂亭上北京了——他去觅良才。
  朋友介绍了一个在某研究所上班的小伙子,专攻自动化控制,他趁出国间隙亲自去“面试”。
  在北京机场短暂的候机时间里,于桂亭约见了小伙子。小伙子很忠恳,说,我没有多少经验,但是可以试试,我利用业余时间,周五晚上去沧州,周日晚上回北京,事成,你只要付我20万的辛苦费就行了,我不是为的赚钱,是为的学知识长经验……
  好!于桂亭一口答应。
  ……相关专家一个个被请来了。
  8,不疯魔,不成功
  于桂亭这个人不信邪。
  多年历练出的东塑人也不信邪。
  背水一战的于新立也不信邪。
  没有退路,只有向前。
  所有人只有一个目标:试车成功,出膜成功!
  人们能不回家的就不回家。
  能将就吃饭就将就吃饭。
  办公室就是家,车间就是地铺。
  黑天白天也没什么分别了。
  困了在椅子上眯一会儿,饿了扒几口盒饭……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尼龙膜。
  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线,外国专家也憷头的设备。
  东塑人从“连模样也不认识”到“摸遍它的每一个零件”,已经走过了二年多的时间,现在他们要“摸它的脾性”了。
  滚他妈的外国专家吧。
  东塑人从凉鞋开始就学会了“自主”创新,淘汰的十几个产品,哪个不是日夜攻关拿下的?
  当年的床垫生产技术,不就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吗?当年的农地膜产品,不就是做了102次实验成功的吗?当年的波纹管,不就是在“都兰”的封锁中诞生的吗?当年的燃气管,不就是跟韩国人斗智斗勇中胜出的吗?
  于桂亭,这个不服输的男人,带出的是一群不服输的员工。
  这生产线,哪怕是一条倔龙,也要驯服它,让它在车间里顺畅地运行起来。
  上料系统管道不合理,改造……
  烘干系统寻找最佳温度,上百次试验……
  铸片不成型,模拟拉伸实现……
  破膜,拉伸机各区的温度设置和风机转速重新调整……
  员工们沉浸在每一个环节里,有时数天解决不了一个难题,他们研究,试验,争论……几十次,上百次地探讨……
  十天过去了,二十天过去了,一个月过去了……
  攻关人员进入了一种近乎魔怔的状态。
  技术员小高有了幻觉,他说,只要一闭眼,那些锃亮的机器就在眼前转动,前后左右地飞旋,他吓得赶紧睁开眼,怀疑自己的脑子出问题了……
  技术员小孙则成了“半自闭”,他一到家,首先声明,孩子我不接也不送了……你们都别理我,也别跟我说话……他每天有饭就吃,倒头就睡,吃饭时也两眼发呆……
  技术员小陈想靠“念佛”控制自己意念,让胶着的思绪能暂时安宁一下,但他发现那些佛书全是叫他“放下”,他唯一不能放下的就是尼龙膜,气愤中他把书全撕了……
  技术员小谢更疯狂,他用喝酒麻醉自己,喝完酒开着车跑到郊外无人的地方,坐在车里放声唱歌,以求暂时的解脱……
  (请原谅我不再写他们的名字,因为他们是所有员工的影子。)
  几乎所有参与项目的员工,都打乱了正常的生活,陷入了一种“忘我”的“疯魔”状态。
  9,于桂亭望着车间的方向,内心含泪
  于桂亭知道员工们的担子有千斤重。
  他也知道员工们都在车间里日夜奋战。
  他也明白员工们有的连家都不回去了……
  他很想前去慰问,但他不敢进车间,他怕自己流下泪来,也怕他的到来会给员工更添负担。
  他总是说,别累着,别累着,现在他也不说了,因为说了也没用了;
  他以前说,没什么了不起的,大不了卖废铁,现在也不说了,越这么说员工压力越大……
  他望着车间的方向,内心揪得生疼。
  恰恰在这时,于新立的儿子病了,转到北京医院救治。
  于新立两头跑,医院里看看,安排一下,就赶紧回来……
  他瘦了,瘦了二十斤,原本瘦削的他,眼窝深陷,更像竹竿一样了,走路都像是要打晃。
  于桂亭逼着他上医院多守守孩子,他答应着,去一趟医院,转身又回到车间……
  这天于新立的父亲于桂岩来了。
  也许他是来给于新立请个长假,因为孙子住院病情堪忧;也许他是来为于新立说情,请于桂亭谅解忠孝不能两全……
  不,这些他都没说。
  他说,桂亭,你看企业正忙着,正是关键时刻,新立又不得不跑医院,真是给你添乱呀,我真是觉得挺愧疚,心里过意不去……家里遭这么大的事,他不可能不分心,我怕他给你耽误事,我过来看看……我替他道个歉……
  老人家是来表达“歉意”的。
  于桂亭听着老爷子的话,泪刷地一下就涌到了眼睛里。
  流血流汗不流泪的他,听着老人家肺腑的话,一瞬间难以抑制感情。
  他点燃一颗烟,眼睛望向窗外,以遮掩点点泪光。
  老爷子该为于新立请个长假才对,他却为于新立耽误工作心存不安……
  这是多好的儿子,又是多么善解人意的父亲。
  我于桂亭何德何能,让这么多员工为企业抛家舍业、拼死拼命……我于桂亭有什么本事,让人们这么维护和敬重……我让他们有家顾不上,甚至连他们的家人都跟着吃苦受累……该惭愧的是我啊,该说道歉的是我啊……
  于桂亭说,老爷子,新立的心在油锅里炸啊……他说不下去了。
  于桂岩说,桂亭,我知道你挑着天大的担子,挑着上千人的饭碗,不容易啊,我这家里的事给你添乱了。
  于桂亭说,老爷子,别这么说。企业里还有这么多人呢,家里的事一定得安排好,你劝劝新立,让他多去医院陪陪孩子……
  老爷子说,你为了企业能把命搭上,新立多付出点,也是应该的……什么是人生幸福啊,照我说,在家有个好伴儿,在单位上有个好领导,那就是幸福……你给大伙撑着天呢,你可千万别累坏……
  送走老人家,于桂亭的心久久难以平静。
  这个企业是东塑的,是员工的,更是社会的,唯独不是我于桂亭的,大伙拼命干活,最后把“粉”都擦我脸上了……我要是把它搞不兴旺,别说对不起员工们,我连他们的家人都对不起啊……
  这时候,没有人知道,正是东塑的艰难时刻。上市和尼龙膜工作同时展开,都这么千头万绪,都这么力重千斤。
  员工们在挺着。
  于新立在挺着。
  他更得挺住。
  总有办法解决的,一定会有办法解决的……尼龙膜会成功,贷款会还上……我相信,我坚信,困难都是暂时的,什么样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们东塑人……
  于桂亭望着车间的方向,眼中含泪。
  这是东塑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个艰巨战役。
  甚至可以说,东塑的成败在此一役,生死在此一役。
  ……
  10,十八棵青松,七十七条好汉,汗泪交加
  在外国专家撤走的第五十天,东塑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打通了生产线的所有环节。
  他们改造了上百处。
  他们重新编制了程序。
  他们理顺了所有流程。
  整个生产线运转起来了……
  下一步,就可以投料试车了。
  摩拳擦掌,开车会战。
  各攻关小组、各区域技术工段人员、管理部、市场部全体参战。
  一个关口一个关口试生产。
  开车第五天,生产出了第一个铸片。
  开车第八天,出了第一块薄膜。
  可是,膜拉伸后出现破口……汇总大量的试验数据,分析破膜的原因,调整拉伸机各区的温度设置和风机转速……
  这是开车后的第十六天。
  城市已一片寂静,万家灯火犹明。
  薄膜车间一片有序的忙碌,一切准备就绪。
  投料!
  投料口张开大嘴,吃进了满满一口原料……
  挤出机出料了!
  料变白了!
  成片了!
  这些白片叫铸片,它们经过热水预处理,再进入下一道工序。
  不好,铸片卡住了!
  铸片在穿过水槽时卡在了底部,要按常规的解决办法,得将13方热水全部排出,再由维修人员进去修理。如果那样,除水电消耗外,还得需要六个小时才能重新试车,为了节约时间,节省能源,现场开车总指挥白树海纵身跳入了2.5米深、五十多度的水槽内,与维修工一起维修……
  等白树海湿淋淋地爬上来,人们开玩笑,“白工”,感觉不错吧?这可是免费热水澡。白树海哈哈一乐,要是有香皂就更好了……
  铸片进入拉伸机了!
  不好,薄膜伸不出来!
  庞大的拉伸机似一条愤怒的巨龙不肯降服,薄膜被卡在了拉伸机内。
  拉伸机内是二百多度的高温,人从旁边经过都被炙烤得呼吸困难,怎么办?
  共产党员小杜挺身而出,穿上隔热衣就冲入了热浪中……
  由于温度太高,人最多只能在里面呆一分钟,一次不行两次、三次……先后有五名员工进入拉伸机,等他们出来时,一个个汗出如雨脸色苍白……
  故障排除了,拉伸机重新启动了。
  薄膜顺利地从拉伸机中缓缓吐出来……
  所有在场的人,瞪着眼睛揪着心,紧张地盯着机器,一米、二米,透明如蝉翼的尼龙膜展现在人们眼前……
  成膜顺利地卷上了收卷机,三分钟、五分钟……三十米、五十米……
  生产线终于平稳运转。
  它生产出了第一卷真正意义上的尼龙薄膜。
  “出膜了!出膜了!”
  终于出膜了!
  在场的四十名员工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,他们共同欢呼起来。
  一张张疲倦的脸,一双双血红的眼睛,在那一瞬全部绽开了微笑的花朵。
  欢呼雀跃还不足以表达激动和兴奋,他们互相拥抱,握手,用力地拍打对方的肩膀……
  他们流着泪笑着,欢呼声穿透了偌大的车间……
  这是2005年6月16日,一个酷热的夜晚。
  在外国专家撤走的两个多月时间里,他们历经六十个日夜的磨难,终于抵达了“出膜”的里程碑。
  这曾是一个高不可及的神话,现在,东塑人把神话变成了现实。
  人们还记得攻坚动员会上,于新立说的那番话:
  “这是接受考验的时候了。东鸿的十八个党员要像十八棵青松,七十七名员工要团结奋战,发扬东塑人不怕吃苦、迎难而上“的工作作风,尽全力打赢这场攻坚战……”
  “十八棵青松”没有食言,七十七名员工没有退缩,他们放下了生病的老人,放下了升学的孩子,放下了婚假,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攻坚中……
  在场的外聘技术人员也被东塑人日以继夜的工作精神深深打动了,他们连连感叹:真没想到,在市场经济时代,还能有这样的员工,有这样的企业精神……
  11,东塑人含着泪,拿刀砍向“次品膜”
  一捆捆“试机膜”放到了仓库里,在人们眼里,这是他们多少个日夜心血的凝结。
  于新立儿子病危,他急急赶赴医院……数天后,办完儿子的后事,伤痕未抚,匆匆回到了岗位。
  他查看成品膜,用一个专家的眼光审视、打量、手摸……
  他的脸色变了,变得阴沉可怕,仿佛酝酿着一场风暴。
  “这就是咱们生产的膜吗?这膜不合格,不合格的产品不能流向市场……你们知道不知道,这膜要是出去,就砸了咱们的牌子……”于新立两眼通红,声音大得吓人,“把所有人叫来,给我割,把这些次品割烂……”
  人们傻了。
  千辛万苦生产出来的膜,要割烂它?
  这可都是外国原料呀,这可都是金子一样的膜呀,质量不好,我们慢慢改,这些膜还可以卖给一些要求不太高的包装企业……它们也能用呀。
  “割,全都给我割烂,一卷也不许留……”
  在立总嘶哑的吼声里,人们战兢兢拿出剪子、小刀、裁纸刀,狠心向尼龙膜割去。
  一边割,人们一边流泪……我们能生产出膜来,已经历尽艰难,立总啊,你怎么要求这么苛刻呢?
  割,割,于新立夺过一位员工的刀子,狠狠地向尼龙膜割去,光亮的尼龙膜瞬间裂开了大口子……
  一位员工坐在尼龙膜旁边哇哇大哭。
  人们都流泪了。
  于新立也流泪了。
  过去,曾有海尔“砸冰箱”,今天,东塑人含泪“割次膜”。
  从安装到调试,从分部到整车联动,从破膜到成膜,东塑人已经走过了一个坎又一个坎,爬了一个坡又一个坡,现在,气还没喘匀实,产品质量又成了横亘在人们面前的高山。
  这是万里长征吗?这是看不见尽头的隧洞吗?
  “刚翻过了几座山,又越过了几条河。崎岖坎坷怎么它就这么多……去你个山更险来水更恶。难也遇过,苦也吃过,走出个通天大道宽又阔……”
  员工们擦干眼泪,再攻难关。
  一定要生产出世界一流的尼龙膜!
  技术部、生产部、机械动力部联合“攻关”,对薄膜各指标进行深入的研究……
  拉伸强度、热收缩率、雾度、光泽度、摩擦系数、弓形度,一个个指标都关系质量,一项项来,全都要达到国际标准……
  调整气刀的角度和开度,寻找急冷辊最佳冷却时间,试验拉伸机各段最佳温度……
  改进设备,改进操作方法,摸索成熟的工艺方法……制定自己的产品内控标准,建立工艺文件包,对关键控制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控制措施……
  已是中午,会议室里硝烟味十足。
  人们围坐在圆桌周围,就几个“烟灰点”问题,已经讨论了一个多小时。
  一片膜上,偶尔地出现了几粒不易察觉的烟灰点,这是怎么回事……
  是原料吗?是空调吗?是风机吗?是管道吗?是水质吗?是过滤网吗?是拉伸机脏吗?
  外卖送来了一箱馒头和一盆土豆牛肉,在桌子上冒着香气,勾引着人们的饿意。
  在探讨问题的时候,人们已经没有了官兵之分,立起就说,站起就讲,拍桌子,讲原理,画图示,一个个说看法……有时争得脸红脖子粗,有时急得两眼冒火……
  又一个小时过去了,人们饿得前心贴后心,眼巴巴地看着桌上的饭冰凉了,立总还没有收兵的架势……
  谁也说服不了谁,那就一点点排除……
  ……
  半年过去了。
  一个个难关攻破了。
  一卷卷尼龙膜走向了市场。
  东塑人震惊了同行业界。
  东塑人敢叫板外国专家?
  东塑人能生产尼龙薄膜了?
  这么好的尼龙膜怎么可能是你们生产的?是从日本买过来,又倒手卖的吧?
  惊讶,质疑,不相信的声音都有。
  东塑人笑了:欢迎参观。
  12,家宴,心声——我们成功的秘密,员工泪奔
  这一天,于桂亭在颐和庄园的家里,亲自下厨,亲自做菜,请东鸿骨干们吃了一顿“家宴”。
  这是于桂亭待人的最高礼仪——亲自做饭,在家招待。
  这是庆功的酒,这是祝贺的酒,更是洗尘的酒。
  每个人都盅满酒溢。
  每个人都笑语飞扬。
  于新立是工作狂,上班严肃,下班也严肃,他那脸整天带着沉思状,属下谁也不敢跟他开玩笑。
  于桂亭也是事业狂,但上班威严,下班和气,所以员工们跟他吃饭,说说笑笑,一点也不拘束。
  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骨干们打开了话匣子。
  人们回忆起了攻关时的疯魔状态,一个个几乎笑喷……
  一会儿又说起外国专家的无理要求,一个个恨不得骂娘……
  一会儿又说起同行震惊的目光,一个个豪气冲天……
  一个骨干说,立总,你还记得吗?那一次,尼龙膜定型不好,我们怎么也解决不了,我们没办法了,把你从北京叫回来。你回来,围着生产线转圈,转完了,你说,把急冷辊打开。我们说,不会,绝对不会,怎么可能。你一瞪眼,打开。我们打开一看,急冷辊里边生锈了,喷淋不充分……我们服了,说,立总,神了,真神了……
  一个骨干说,立总,一阵一阵地,我们真是觉得坚持不住了,可是我们为什么走过来了,这是因为你。每到要崩溃的时候,我们看到你的身影,想到你的坚定,心里就充满了力量。你总是那么自信,你和大伙一起研究问题,和大伙一起黑白加班,还给大伙鼓劲加油,还忍着胃痛,公司医院两头跑……有你这样的领导,我们相信,什么困难也能战胜……今天,借这个机会,我们集体敬您一杯酒……
  大伙举起了酒杯,齐齐立起,向于新立敬酒。
  于新立被兵们说得心里热乎乎的,一向不喝酒的他,破例也干了一杯。
  于新立怎么能忘得了那些欲生欲死的日日夜夜呢,他走过来了,也有无数的话想要说。
  他端起了酒杯,说,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吗?
  众人都拿眼睛望着他。
  我能坚持住,是因为我背后有“老大”。他一直在给我减压,鼓劲……他没有抱怨过,没有要求过,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,甭拿着当回事,大不了咱卖废铁……他比谁都难,比谁压力都大,他挑的是集团的大担子,可是你看他那劲儿,从来没有愁事的样子,仿佛天塌下来都不可怕……董事长就是天,董事长在那给我撑着天呢。我相信,只要有老大在,什么困难都能克服,是董事长给了我精神支撑。我借这个机会,敬“老大”一杯。
  于新立站了起来,举杯相敬于桂亭。
  两个人同时干了。
  于桂亭也动情了。
  他给骨干们都倒满了酒,真诚地说:
  “我也不是神,也不是仙,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吗?因为我背后有你们。我一想到你们那么顽强地拼,那么艰难地研发,我的心里就想,有这样的员工们,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?是你们的敬业态度,你们的创新精神,时时激励着我,感染着我,累是你们受的,苦是你们吃的,功绩是你们创造的,没有你们,我于桂亭浑身是铁,也打不了几根钉……我从你们身上,看到了东塑的希望,有你们,东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……我也敬大伙一杯……”
  于桂亭率先干了。
  骨干们都干了。
  酒暖人肠,话暖人心。
  越喝越贴心。
  信任,理解,欣赏,分享与分担,还有比这更令人愉悦的团队关系吗?
  有一句话说:
  只有一马当先,才有万马奔腾;
  只有头雁先飞,才有群雁相随。
  当领导给了员工最大的尊重,员工愿意把心掏出来。
  当领导把企业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,员工才会爆发出排山倒海的能量。
  领导在干,兵在看。
  兵在干,领导也得体会苦与难。
  众人一心,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?
  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一个个精神焕发,于桂亭也仿佛年轻了十岁。
  “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,做企业创新就是日常工作……我到东塑来以后,天天想的就是创新,讲的就是创新……尼龙膜生产线咱们改动了一百多处,从设备到工艺的提升就是不断的创新,尼龙膜的成功就是创新的成功……咱们要永远保持着创新的激情,把企业做大做强……现在尼龙膜有了良好的开端,我的想法是,再上一条线,扩能上产,占领市场……还是那句话,别累着,千万别累着……钱没了咱再挣,身体最重要……”
  于桂亭的眼睛永远盯在前头,他又做出了部署。
  “我们这次要上拥有自主产权的生产线。”
  还没从疲累中缓过劲儿来的人们,又摩拳擦掌了。
  13,醉意朦胧中,于桂亭写就东塑文化“四句”箴言
  人群散去。
  夜已静,更已深。
  于桂亭醉意朦胧,却翻来覆去睡不着。
  他想东塑的前世今生,想东塑的眼前和未来,想东塑人的风风雨雨,想今后的发展大计。
  从凉鞋到尼龙膜,从改制到上市,企业走出了一波愈战愈勇的行情。
  从农用品到工业品的转型,从一个产业到多业并举,东塑挑战着不可能,也享受着挑战的收获。
  是什么支撑着东塑人在商海大潮中勇立潮头?
  是什么让东塑人日夜奋战不言苦累?
  东塑的文化!
  人们的精神面貌、工作干劲、激情、创新,都是在一种文化的统领下,继往开来。
  以后东塑精神的传承,也得靠这种文化滋润和哺育。
  东塑的文化到底是什么呢?
  于桂亭的思维,回到了东塑过去,企业走到今天,经历了三个阶段了。
  第一是简单阶段。东塑艰难创业时期,也是企业文化的原始积累时期。简单,是他第一次到美国去以后得到的感悟。那时,他经常用简单的话,简单的形式,简单的目标鼓励员工:吃窝头吗?——好好干;娶媳妇吗?——好好干;娶儿媳吗?——好好干。让员工有饭吃,有活儿干,好好过日子是他最简单的想法。
  每个月仅有的几十块钱的工资都被他用来打酒喝,为的是能和员工聊聊天,说说心里话。车间门口、大树下面是他经常与员工谈心的地方。慢慢地,东塑的日子一天天好了,他发奖金、搞福利、盖宿舍、分房子,他用这些措施给员工鼓劲儿。用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尊重、给钱。光尊重,不给钱,留不住人;不尊重,光给钱,留不住心。其实,尊重、给钱,就是给物质也给精神。
  东塑的经济发展有了一定实力,他开始强调“责任”,企业也进入责任阶段。员工持股,人人有责,他肩上的责任也越来越大。日子不好的时候,他的责任就是让大家有饭吃。吃饭的问题解决了,他的责任升级为如何让大家不但吃得饱,而且吃得好,不但物质生活丰富,而且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……
  企业上市后,东塑发展到了“高兴”阶段。员工队伍越来越年轻化、知识化,员工的需求已经不是吃饭的问题了,更多需求是尊重、认同和自身素质能力的提升、个人特长的展示、发展空间的拓延、自我价值的实现等。在他意识里,“高兴”不只是有活干,有饭吃,更要有精神有追求,有奋斗目标,困难中有关爱,痛苦中有交流。高兴不只是今天,更是明天;不是一阵儿,更要是一辈子……高兴不是一个人、两个人,更是全体员工,还有你为其服务的社会人都高兴,自己才会感到高兴……
  东塑淘汰了十多个产品,而今尼龙膜第一条生产线自主开车成功,更是创造了塑料拉伸界的奇迹。奇迹和历史的创造源于尊重,源于真爱,源于高兴,源于执着,源于合力,源于创新力……
  这里面,蕴含着企业文化的真谛。
  他想总结出几句经典的语言,让这文化如雨露滋润每个员工的心田。
  这些年,很多同行、朋友在惊叹东塑快发展之余,也有不解。凡是与东塑有过交往的同行也好,朋友也好,哪怕吃过一顿饭,匆匆的参观,短短的交流,都会有说不清或说不完的感受,其实就是东塑特有的文化感染了他们。
  这些年,有许多专家、学者多次到东塑搞调研,帮助东塑提炼企业文化,但是到最后,他都找不到感觉,总感到他们归纳的不像东塑。在做企业的过程中,他一直在苦苦累索,到底用什么样的语言来传达企业文化的精髓……
  文化,一定是员工和企业恪守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。
  我们的文化,一定要有包容和尊重的内涵。
  我们的文化,一定要能给人以温暖和关爱。
  我们的文化,一定要高举创新的旗帜。
  我们的文化,一定要让员工高兴和负责……
  于桂亭心潮翻涌,思想跑马,脑子里的词句似许多小虫子在冲撞、翻腾。他爬起来,拿出纸笔,就着床头灯微弱的灯光,写写停停……
  天光放亮。
  一觉醒来。
  他已经忘了夜晚的“胡思乱想”。
  待看到床头柜上满满的几页纸,他才似乎想起夜间的一幕。
  他在凌乱的纸上,看到了几句话:
  人格是东塑的灵魂;
  互爱是东塑的凝聚;
  自主是东塑的动力;
  创新是东塑的持续。
  长久以来的冥思苦想,在醉意深浓时,喷薄而出,凝成了这样的字句。
  “人格、互爱、自主、创新……好了,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”……
  众里寻它千百度,蓦然回首,原在醉意朦胧处。
  东塑的企业文化由此定型。
  14,风波又起——DMT公司“恶人先告状”
  东塑开动起了尼龙膜生产线!
  这个消息惊动了法国DMT公司。
  DMT为讨回“尾款”,向巴黎国际商会仲裁院申请仲裁,一纸仲裁书落到了于桂亭的案头。
  交货延期,工作怠工,安装有遗留,试车不成功……DMT把所有的这些过往都“忘”了。
  他们甚至也忘了外国专家在撤走后,东塑向法国公司发出了解除合同的通知——当时法国公司并没有提出异议。
  现在,东塑开车成功的消息,让他们感觉,要回“生产线通过验收后应付10%货款”的时候到了。
  这是一场国际官司。
  打不打,怎么打?
  打,旷日持久,耗神耗力,战场在法国巴黎。
  不打,不明真相的人会说咱言而无信,拖欠货款,东塑将名誉扫地。
  于桂亭做企业几十年,一直坚持着能“不打官司”就“不打官司”的做法。
  因为打一场下来,争得了理未必赢了钱,赢了钱也耗尽精力,用浪费的时间来做企业,反而更“合算”。
  可这次,不一样了。
  DMT公司恶人先告状,不打就视为“理亏”——世人谁管你是非曲直。
  一向不打官司的于桂亭,以从未有过的态度发出指令:打,再难也要打。
  哪怕旷日持久,哪所耗费精力,也要打这场官司——我们要让世人知道,世界有中国,中国有东塑。
  咱们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!
  这是河北省第一起涉外官司。
  聘请律师,准备材料,研究方案,东塑组成“诉讼团队”(以下简称东诉团),全力迎战……
  一场国际官司在东鸿拉开序幕。
  你们说我们不付尾款,我们还要告你们违约呢。
  面对恶人告状,东塑人扬起了“起诉”的旗帜,一纸诉状递交河北省高院。
  东塑人反击了——起诉法国公司违约。
  “巴黎国际商会仲裁院没有管辖权,他们的仲裁无效!”
  “法国公司违约在先,要求支付违约金,并赔偿给东鸿造成的损失。”
  来而无往非礼也。
  谁有理谁无理拿到光天化日下去说吧。
  从不打官司的于桂亭,向法国公司叫板了。
  东塑提出:巴黎国际商会仲裁没有效力。
  法国公司质疑:河北省高院没有权力受理此案。
  审理“违约”之前,管辖权问题先打了个不亦乐乎。
  15,打一场国际官司——八年官司,完胜收官
  河北省高院有没有权力受理这个案件?
  巴黎国际商会仲裁有没有效力?
  这个官司对河北省高院也是“史无前例”。
  河北省高院按照有关程序,提请最高人民法院审议。
  2006年4月,最高院以书面形式答复,认定国际仲裁条款无效。
  2006年5月,河北省高院正式受理东鸿起诉法国公司一案。
  DMT公司不干了!他们向河北省高院提出“管辖权”异议。
  省高院裁定驳回异议。
  法国公司不服,向最高院提起上诉。
  2007年9月,最高院驳回上诉,认定河北省高院有“管辖权”。
  一场“管辖权”官司,来来往往,从巴黎到石家庄,从石家庄到北京,历时二年才尘埃落定。
  在争论是非之前,两家先就“管辖权”打了个硝烟四起。
  为什么要这么做?双方都意在“本土”解决纠纷。
  最高院的认定,让DMT公司功亏一篑,不得不服从中国的法律。
  最高院就“管辖权”做出终审裁定后,法国公司被迫在河北省应诉……
  审理大幕在河北省高院拉开了。
  这才是诉讼双方真正的“兵戎相见”。
  他们聘请了庞大的律师团,带着不可一世的倨傲姿态,走上省高院的法庭……
  “东诉团”严密准备,精准出击。
  法庭上,东塑人据理力争,庭审中慷慨陈词:
  “……按合同规定,法国公司应在2004年9月完成安装调试,同时完成机械设备空试车验收,但交货延期,直到2005年4月,才完成安装……”
  “……DMT依仗自己技术的优势,违反双方签订的合同条款规定,向东鸿公司提出多项附加条款,在设备还没有安装调试完成时,就要求东鸿公司付清全部货款及开车费用,东鸿公司力争无果,外商违约撤离……”
  “……由于法国公司迟延交货且交货质量存在问题,导致生产线运行不能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,东鸿有权拒签机械完成证书,亦有权拒付余款……”
  “……设备开不起车来,就是一堆废铁,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损失,公司决定自主开车……开车之前,我们提请有关部门,对法国公司提供的生产线进行了现场检验,确认了该生产线的现状和生产线设备与合同约定的不符之处……”
  “审判长,这是合同证据……这是货物到海关证据……这是备忘录材料……这是延长交货时间及更换不合格设备补充协议……”
  一项项证据,都在指向一个铁的事实。
  2009年12月,省高院作出民事判决,法国公司赔偿东鸿损失……
  法国公司不服,向最高院提起上诉……
  奉陪到底!
  梳理证据,步步为营。
  2011年1月,最高院公开开庭审理。
  唇枪舌剑,法庭上再起硝烟。
  参与安装的外国专家作为法方的证人,出庭作证了……他讲起了安装调试的经过,讲着,讲着,他的叙述向着有利于东塑人的方向倾斜……他变成了给东塑人证明……
  “东诉团”面露笑容,法官不动声色,法国律师脸色难看……
  2012年1月,最高院作出终审判决,确认了法国公司违约的事实……
  八年官司,最终完胜收官。